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首页 党史研究 纪念专栏 庆祝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寻访良渚文化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1-11-29 点击率:

建党百年 杭州故事·寻访良渚文化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程

作者:葛玲燕

 

clip_image001.png

良渚文化(焦俊 作)

 

杭州西北部,山林环绕、水泽遍布,一个恢宏的古代王国,就掩埋于此。201976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木槌落下,全世界都听到了它的名字——良渚古城遗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经过审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最有力的实证!

clip_image003.png

良渚古城遗址反山王陵遗址保护展示(李忠 摄)

 

红色档案:我从哪里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几乎每一个文明都追溯过自己的起源,探寻过自己的来处。中华文明从哪里来?良渚正为我们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19365月,繁花开满了杭城,古荡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的消息传出,25岁的施昕更立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施昕更是杭州余杭良渚人,当时他正在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从事地质矿产工作。“这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尤其这种长方形有孔的石斧,我在良渚镇一带见过……”施昕更思量着:古荡的考古发掘和良渚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随即,他便回到良渚,终日奔走于田野阡陌。同年113日,施昕更终于在良渚镇附近棋盘坟的干涸池底,发现了一两片“黑色有光的陶片”,良渚遗存考古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博物馆的支持下,193612月至19373月,施昕更对良渚遗址进行了三次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从科学发掘的角度确认了良渚一带存在着远古文化遗存。

1937年春天,施昕更写就了5万余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以下简称《良渚》)一书,制图100余幅,详细介绍发掘经过、收获,提出了颇有创见的看法。

可是,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让当时已投入印刷出版的《良渚》,随着杭州的沦陷被迫“难产”。于是,施昕更带着这些文稿,同博物馆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将大批文物从沦陷的杭州抢救到浙江南部。1938年,在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等人的呼吁和坚持下,浙江省教育厅同意出资付印《良渚》一书。

可是,施昕更憧憬的再次回到故土挖掘的梦想却没能实现,19395月,他因感染猩红热无药医治,永远离开了人世。

令人欣慰的是,一代代考古人的接力,让施昕更的梦想得以延续。

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命名;1986年,反山遗址被发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1987年,瑶山遗址被发现;1991年,汇观山遗址被发现;1992年至1993年,莫角山遗址被发现并确认;2007年,良渚发现古城遗址;2015年,良渚古城外围发现水利系统。至此,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初露端倪。

clip_image005.png

201976日,群众通过屏幕见证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李忠 摄)

 

如果说良渚的考古发掘是一场透物见人的时空对话,那么保护和“申遗”,则是这场对话的传声线,连接着现在和远古,连接着中国和世界。

1961年,良渚遗址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推荐列入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为保护遗址,横穿莫角山遗址的104国道改道南移;20019月,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设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特区”;2012年,良渚遗址第三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20166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了《关于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建议》。信中写道:“我们已在考古文博界工作了六七十年,今天写信给您是为了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树立一处标志……”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去信马上有了回音。71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从此,良渚的保护和“申遗”驶入快车道——明确“申遗”范围、夯实“申遗”基础条件、编制并提交200多万字的“申遗”文本……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812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磨剑数年,终露锋芒。

20197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木槌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良渚迎来了跨越时空的高光时刻——凭借高大的宫殿台基、完整的城墙遗址、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数以千计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精美玉器等,良渚古城遗址推翻了国外学界长期认为的“中国只有大约不到4000年的文明发展史”的论断,将中华文明的时间轴实证到了五千多年前。从此,“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我们说得更有底气!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也向世人表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比肩而立。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也成了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和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之后杭州市拥有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

骄傲、自豪、喜泣……这是属于每个杭州人的荣光,也是所有中国人的荣光,是83年来,考古挖掘、“申遗”保护的一代代人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良渚,值得!

clip_image008.gif

良渚古城遗址瑶山遗址(李忠 摄)

 

红色寻访:为了良渚,冲!

周黎明就是亿万人群中喜极而泣的一个。

现为良渚博物院院长的周黎明,在2017年年初,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良渚遗址申遗和良渚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成立时,担任指挥部办公室的副主任。

良渚“申遗”工作一共有十大工程,即“申遗”文本编制、遗产区征地拆迁、遗产区环境风貌修复、遗址现场保护展示、景观大道建设、安溪集镇改造、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入口改造提升、良渚博物院陈列改造、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建设、良渚考古与保护中心场馆建设。周黎明全程参与了良渚博物院陈列改造工程。

改造工程自20173月正式启动。如何系统地展示良渚考古多年来的成果,以现代人的审美,打造“专家叫好、百姓叫座、人人喜欢”的博物院,成为摆在周黎明和同事面前的一道难题。

“光是展陈形式会议,我们就开了240多个,小到文字标点,大到逻辑叙事,我们都有过争论。”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动工。于是,20178月,在还没有成熟图纸的情况下,良渚博物院陈列改造工程开始了进场施工。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能边施工边研究边完善。”2018625日,经历了315个日夜的改造,面貌一新的良渚博物院重新对外开放,这也是良渚“申遗”十大工程中第一个向社会公众展示的工程。

“我只是一个兵。”这是周黎明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他说,整个指挥部就是一个铁军集体。准备良渚“申遗”那几年,他们实行每周例会、每周单休制度,风风火火、蹄疾步稳。有人左脚扭伤了,仍然拄着拐杖每天上班到深夜;有人长期驻守工程现场,以工地为家;有人挨家挨户开展文化宣传,风雨无阻……

孙海波也是这支铁军中的一员。“申遗”成功需要国际专家在现场进行评估,并且确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护的有效性,而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便是“申遗”文本。孙海波所负责的就是准备“申遗”文本。

其实,早在2012年,“申遗”文本就已开始着手准备。但随着2015年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以及直到20173月“申遗”范围才正式划定,文本编制经常要从头开始。孙海波和同事们顶住了这样的压力——20179月,提交预审文本;201821日,提交正式文本。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短短9个字,道尽了那时“孙海波们”的焦虑。

“在提交正式文本的前一个月,良管委派了我和另外4位同事驻北京排版公司21天,边修改文本的同时,边完成英文翻译及排版校稿。”孙海波说,在北京的21天里,因为压力,不少同志开始有失眠和脱发的现象,但所有人依然保持着“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全力以赴。

2018126日,这套足足有100斤重的“申遗”文本编制完成。201976日的“良渚时间”,世界遗产大会屏幕上呈现了5330页的“申遗”文本。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lip_image010.gif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李忠 摄)

 

最伟大的梦想

良渚故事没有画上句号。

良渚博物院里有一面墙,展示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轴,良渚王国之前部分是用虚线来表示的。“用虚线其实是想说明人类文明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或许良渚之前还有很灿烂的文化,这些都需要考古学不断去认识。”良渚博物院讲解员说。

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前夕,良渚古城的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斌就曾表示,不论“申遗”成功与否,考古工作都在朝着解开谜题的方向按部就班地开展着。

2019年年底,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了“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2020-2025年)”大课题,同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2019-2022年)”也正式启动,而良渚古城遗址正是这两项国家级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课题的指引下,良渚古城遗址开启了“后申遗”时代的全新考古工作。

另一边,加深对良渚遗址宝贵价值的认知,进一步解码良渚文明基因,也成为良渚遗址综合保护的重要内容。

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里,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良渚文化的种子正在从中国撒向世界,叩响每个人的心扉。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全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其保护和传承也永远在路上。“遗址公园不仅要满足遗址保护、市民游赏的需求,还要向大众普及考古遗址方面的知识信息,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王辉说。

《国家宝藏》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祖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

你在奔跑吗?灿烂星河里,雄浑天地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把先辈们递给我们的信仰、文明、力量一代代传承下去,也许就是这个时代,我们能做的最伟大的事情。

 

【史料提供: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审核:英昌东】

作者单位:杭州日报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